今天去银行柜台存外币,银行柜台工作人员是一个小姑娘,她告诉我说存一次外币得付5纽币手续费。我说没问题,于是把钱交给工作人员。
在存款的过程中,她必须打一个电话联系某个部门,我不知道是银行监管部门或者本行的主管,但电话一直占线,等待的时间有点长。我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,因为在新西兰我已经习惯这种温和的彬彬有礼的相处方式,所以我从不急燥。但小姑娘却很不好意思,一边握着电话话筒听着,一边不时地向我说对不起,弄得我倒有点不好意思。
电话还是没通,她还是在说对不起。也许觉得对不起也不足以表示她的歉意,于是她说,等会儿她将不会收取我今天的存款手续费。
终于打通电话了,她跟对方通完电话后,愉快地跟我说,ok,all done。我将信将疑地问她,你意思是今天存款时间有点长,所以免掉我的存款手续费用吗?她肯定地说,是的,实在抱歉。但是下次存款的时候,还得收手续费。没问题,我愉快地说。
我真的是很愉快,当然不仅仅是因为5纽币。
在国内的时候,常常很觉得自己是一个人物,却常常遭遇不像人的事情。
在新西兰,因为语言不好,懈于阅读外语新闻(这是一个陋习,准备改掉)。又不能工作,与社会还是有隔离感的。自认是文肓,感觉自己很不是一个人物。但偏偏总遇上让自己感觉像个人的事情。
比如今天这事。银行收外币存款手续费,这是规定,无豁免。但是因为柜台工作人员感觉自己让客户久等,为表示歉意,豁免了这笔手续费,这是人性服务。人性服务,就是对方在为你服务的时候,把你当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。我浪费了你的时间,这服务不完美,手续费就不该收了。
但是,假设银行就是要收这笔手续费呢,我能不给吗?当然不能,假设我真的以银行服务时间超长闹到法庭去,我也未必胜算。因为对方可以辩护,我们一开始有约定的服务时间了吗?没有。那多少服务时间算是标准的呢?自然就无法界定了。
再说了,见过为5纽币上法庭的吗?没有吧?见律师一小时200纽币起步,大律师就更不用说了。5纽币都不够塞律师牙缝。
但是在我完全没有生气,没有投诉的情况下,银行柜台工作人员自己取消这个手续费了,都不用请示她的顶头上司。
我女儿说,没准是她自己垫上这笔钱。我说,无论如何,我都感受到了银行的尊重。
过去几十年,我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美事。
也许对于新西兰人来说,他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事情,就像习惯这里的蓝天白云一样。但是,我却一直新奇,因为,很多事情,我还是第一次遇上,像今天这件事。
还有一件事。我在脸书上曾看到一个人说有几只兔子,谁想要就短信给她。我家闺女们很喜欢宠物,她们一直想养条狗。虽然我也喜欢狗,但我不想因为狗增加劳动了,所以一直不松口。养兔子不用洗澡,所以我就短信联系那位女士。我问她多少钱一只,她说是免费的。我吃了一惊,两只兔子那么大,居然免费。
更让我惊奇的是,那个女士送兔子来的时候,带来了好几种兔子爱吃的草的样本,还有1/4袋的兔子鉰料和兔笼。告诉我怎么养兔子。说实话,就算我买的兔子,卖家也不带这么尽心尽责的。她问我有没有兔笼,我说我会买一个的。她就把她的兔笼子留给我,说等我买到我的兔笼子后再短信给她,她会来取。
这是什么样的品质和精神?她住在一个小镇,开车到我这里要半小时。花油费,免费送兔子,免费送饲料,免费使用兔子笼,免费培训养兔子。她图的是什么?这是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吧?
我实在是感动得不知道说啥了,问她用什么尺寸的被子,然后进屋取了一床全新的竹纤维被套给她,我最后一份职业是开床品店,所以家里一直有全新的床品。
她更高兴,新西兰的床品很贵的。一个好被套不比两只兔子便宜。
这个过程,我们俩个都没花钱,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,还开心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感觉自己像个人物,被尊重,被爱。这比挣到钱开心吧?
新西兰为什么一直被列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,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欲望不高,而是因为这里处处是尊重,是爱。当物质需求足够,也感觉自己活得像个人的时候,对金钱索取的欲望自然就不高了。
有钱没钱,新西兰人脸上都是笑容,说话都是轻声细语,活得很开心。穷开心,在新西兰真不是自嘲。